对于中国制造商/出口商而言,需精准匹配产品对应的测试标准,选择 CPSC 认可的实验室,严格按要求出具cpc认证证书,才能确保产品顺利进入美国儿童产品市场,同时规避合规风险。

现在小编带大家来看一看
CPC认证测试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是什么?
1. 误区 1:“CPC 是测试报告”—— 混淆 “证书” 与 “测试报告”
CPC 是 “符合性声明证书”,不是测试报告,测试报告是出具 CPC 证书的 “依据”。二者的关系:测试报告证明产品通过标准→基于测试报告出具 CPC 证书→CPC 证书作为市场准入证明。单独提供测试报告无法替代 CPC 证书,反之,无测试报告的 CPC 证书属于 “虚假证书”,会被 CPSC 判定为违规。
2. 误区 2:“所有儿童产品测试项目相同”—— 忽视产品差异
不同产品的测试项目完全不同(如玩具需测 ASTM F963,服装需测易燃性,推车需测结构强度),不可 “套用” 其他产品的测试报告。例如:用服装的测试报告为玩具出具 CPC 证书,会因测试标准不匹配被判定为合规失败。
3. 误区 3:“第三方实验室都可测试”—— 未确认 CPSC 认可资质
只有 CPSC网“Accepted Laboratories” 列表中的实验室,其测试报告才被认可。若选择非认可实验室(如仅具备国内 CNAS 资质但无 CPSC 认可),测试报告无效,后续出具的 CPC 证书也会被亚马逊等平台拒绝。
4. 注意事项:法规更新需及时重新测试
CPSC 法规会定期更新(如 ASTM F963 在 2023 年更新了部分测试项目,邻苯二甲酸盐限制从 6 种增加到更多种类),若产品对应的标准发生变化,需重新送样测试,并更新 CPC 证书,否则旧证书会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