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hs2.0认证不仅是欧盟的环保准入要求,更是全球电子电气行业 “绿色生产” 的标杆,企业需从 “原材料管控→产品检测→文件备案” 全流程建立合规体系,既要满足法规要求,也能通过环保属性提升产品竞争力。

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企业合规常见误区与建议有哪些?
误区 1:“成品检测合格即可,原材料无需管控”
风险:成品检测可能因 “均质材料混合” 导致误判(如某一零部件超标但成品整体未检出),一旦被海关抽查拆分,仍会判定违规。
建议:建立 “供应链分级管控”,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供物料检测报告,签订合规协议。
误区 2:“豁免条款可随意使用”
风险:豁免需严格对应 “产品类型 + 应用场景”,若超出范围(如将医疗设备的豁免用于普通家电),将被认定为违规。
建议:由技术部门核对豁免条款编号(如欧盟豁免条款第 28 条),并在技术文件中明确说明。
误区 3:“仅欧盟市场需要合规”
风险:中国、美国、韩国等市场的 “类 RoHS” 法规已逐步严格,出口时若未针对性合规,可能面临退货、罚款。
建议:根据目标市场制定 “合规矩阵”,统一管控原材料(如优先选用无铅焊锡、无邻苯 PVC),降低多市场适配成本。